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8p2p地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8p2p地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P2P理财,如何在获得最大利益的情况下保证资金的安全
我个人不相信P2P,因为P2P的本质是没有监管。
无论国家将来出台什么策略监管,只要不能杜绝虚标,什么都是白搭。那些所谓的资金银行托管的平台,资金放在银行,但最终总是要借出去的,如果借出去了,还是借给了老板的关联公司(背后关联的),你如何防范?
P2P的风险在于道德,道德风险是无法防范的。
个人意见吧,我不敢再投P2P了。某些大财团背景的平台,如果真有权威的担保公司担保,保证本金不损失,你要是信得过担保公司,也可以去试试。别的,我真信不过。
因为经历的太多了,见过的也太多。只要我的本金有机会被人全部卷跑的,我都不投。股票和期货,哪怕散户自己玩也是亏,但是做好止损,不至于一分不剩。那种没有监管的理财方式,完全寄希望于老板的人品,都是扯淡。卷款跑路了,个人觉得更多的要怪自己。
任何理财,本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哪怕是我亲戚开的理财平台,人品一流,我也不相信他。因为人性是无法衡量的,即使是正人君子,没有监管,你也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中国最大的骗子就是p2p 。中国的p2p公司是通过国家工商注册有营业执照的,国家支持的,因为不监管才出现爆雷,跑路……国家套路 到最后国家是最大受益方。解铃还须系铃人国家政府出台的p2p 国家政府就应该给我们出借人一个说法,作人要讲信誉,作为国家更要讲信誉。中国的p2p 坑了多少中国出借人。中国的p2p 千万不要相信我就是巨汇财富的受害者。
这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平台风控好的收益低,小平台利息高风险大。2018年6-9月暴雷平台几千个,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国家已不在支持这个行业发展,鼓励主动退出,因此不建议投资。如果实在要投资建议投排名靠前的头部平台。
之前我有一个同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的,你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第一,要选背景比较深厚的,比如大型国企,大型上市公司,最好是金融类的。
第二,投资短期项目,最好不超过30天。
第三,分散在尽量多的平台,选出十个平台,就把资金分成十份!选出二十个平台,就把资金分成二十份!依次类推。
第四,任何一个平台暴雷,就撤出全部资金!
第五,这个方法不是为了分散风险,而是为了打断你不切合实际的高收益幻想!
然后我同事也就听听而已,结果18年初………………你懂的
为什么18岁办理p2p网贷总是失败
截止目前,以前的口子都套路,前段时间导致资金链断裂,开始东借西借,接不到,最后一个月工资也全还了,实在没有办法,把工作辞了,因为外地开销也大,加上房租,负担不起,最后辞职回家,不敢坦白,自己在外工作一年多,没整到钱,还欠了网贷,起初两万多点,因为前段时间国内整顿网贷,很多网贷都套路,只能还不能提,当时就没有再接了,借的都是朋友的,应急,现在还有捷信437*18,拍拍贷668*6,及贷6000左右,借呗1500*3期。剩这么多,没办法,还不上,坦白的话年都过不好,只能想想办法找出路,还的贷都没有在借了,但是近期有要还已经没有路可以走了。
小米推荐p2p平台相继爆雷,这个锅到底谁来背?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首先p2p是属于投资理财类的产品,所有的用户都应该明白这一点:投资有风险!所有的投资理财类产品,在伴随巨大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重大风险,相信这是行业共识,愿赌服输!当然蓄意行骗的经营行为除外。
其二是小米公司在自己的平台上推荐的这些产品,充其量只是广告而已,只是形式不同。小米不是这些产品的经营者,也无法直接从其经营行为中获利。就是拿自己的手机等产品做为奖品发给投资者,也可以认为是促销行为,并无不妥。
其三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分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如果我们随意扩大责任问题,监管部门有没有责任?这个事情的主要责任者不是小米公司,而是这些直接的p2p产品经营者。如果说小米公司有责任,责任可能就是审查不严,导致用户利益受损。但是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很高,预期无法判断,小米公司又怎么能预见到这些后果呢?如果能预见到这些后果,小米公司怎么可能趟这个雷?
如果小米只是单纯的广告推送,那么这个责任很小,看广告不一定会投资。问题在于小米推送时都做为小米会员福利来推送,直接误导,这个小米确实做得不厚道。
永远不要和玩资本运作的人讲良心。这些人凭什么带着你发财?
我觉得这件事可以给广大投资者,上一场风险培训课,投资有风险,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我来讲个故事,是否合适,自由他人评说
一个白富美(投资者)通过婚姻中介的牵线搭桥(小米金融)找到了一位高富帅(P2P公司),甜言蜜语、满心欢喜,对未来充满憧憬。突然有一天,这个高富帅销声匿迹、携款潜逃,这才发现高富帅的别墅、玛莎拉蒂、甚至连名牌西装都是租的,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欲哭无泪。
之前,婚姻中介收取了不菲的会员费、介绍费,拍着胸脯说有调查过这个高富帅的背景,有钱、有实力、有靠山,绝对没有问题。现在高富帅跑了,白富美去讨说法,婚姻中介不理不睬,一帮外人净说风凉话,人家只是个中介,自己不睁大眼睛看清楚,现在被骗财、骗色,怪谁呢!
按理来说,中介应该有责任、更有义务,在高富帅跑了之后,至少也要陪白富美去派出所报个案吧,想办法协助减少下损失啥的!
但是这个中介只是在平台上删除了高富帅的信息,不仅不做任何回应,还试图混淆视听的做法,至少从道义上来说,还是有所缺失的!
这和小米推荐的P2P理财平台爆雷,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诚然,投资者要承担至少90%以上的责任,但是做为推广宣传平台,是否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也不尽然!至少说,出了问题后,做为中间人,是否应该第一时间就发出提示公告,并协助广大投资者,尽量减少损失。现在只下架所有涉嫌P2P理财产品的APP,我个人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仅是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大家说的P2P投资是什么
P2P投资指的是p2p理财方面的功能。
P2P的功能可以分为理财和贷款两部分。类似于银行的功能,但本质是区别于银行的。
一般的p2p平台都可以通过手机端使用,比如人人贷、团贷网、陆金所,下载后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充值即可购买理财产品,门槛比较低。
P2P理财产品的利率相对较高,年化8%~15%,根据平台不同、产品不同利率不等,期限一个月两个月到一年两年都有。
对于p2p理财产品,不到期限是不能取出的,到期后本息会自动转到你的平台账户中,通过平台提现至银行卡即可完成一笔交易,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购买新的产品。
P2P还具有借贷的功能,一般无法在银行借钱的客户在p2p都可以借到。贷款利率10%~24%,根据客户信用情况、借贷期限长短不等而区分。
P2P投资并不是一个时髦的词了,它在2011年由国外引入而发展。但在很多人眼中,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p2p在普惠金融的推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缺失、投资者风控意识差等原因,每年都有暴雷的事件发生。
如2015年,交易额达500亿的e租宝暴雷,今年的唐小僧、善林金融、牛板金也纷纷出现问题,它们都是交易额高达亿元的大平台。
P2投资在国内还有一段路要走,在监管层的要求下,所有p2p预计在2年时间内完成银行存管及备案工作,走上正规化道路。
本次p2p风波,一方面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有了理财的意识,但准备还不足。这也算是一次洗盘,合规的留下来,不合规淘汰。
总之,p2p不会消亡,只会越走越远。
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叫P2P出借。
P2P是指出借人利用平台,将自己的资金借给借款人, 平台只起信息撮合的中介作用,而不直接指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资金。是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
其次,出借人应该明白,你把钱是通过平台借给借款人了,而不是借给平台了。债权关系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形成的,跟平台一分钱关系都没有,所以说,就算平台跑路了, 你还是可以根据当时签到电子协议,找借款人履行债权关系的。
18年下半年,部分跑路的P2P平台,都其实不是正经的P2P平台,大多是一些自融或者虚假标的,期限错配等,当然,有些平台的借款人真的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还不了钱而产生逾期,导致出借人收不到本金和借款所得的利息收益。
以后P2P还是会存在的, 不过平台数量不会太多,随着监管趋严,很多浑水摸鱼的平台都会被清退出去的。
但备案和上了银行存管就算绝对安全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终究还是要考量平台甄别资产的能力以及对于出借人资金流动性的把控,一个平台,只有优质的借款人和自然出借人源源不断的进来和有效的控制流出,才算是一个良心平台。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投资理财的资金一定是闲置资金,而不是那些买房的钱,不是小孩上学的钱,不是父母养老的钱,这些钱都不适合高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
任何投资都是需要在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三者之间做均衡,不同投资人情况不同,所以对这3者的倾向度也不同,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产配置和期限管理。
最后,理财的概念一定被更多人知道,投资理财也会成为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最后祝大家better money better life~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8p2p地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8p2p地址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